附件4 黄冈师范学院2024年普通专升本考试大纲.zip

2024-04-26




2024年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大学英语》考试要求

本考试的目的是选拔部分高职高专毕业生升入普通本科高校继续进行相关专业本科阶段的学习,考查考生的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以及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既测试考生的语言基础,也测试考生的语言技能。

一、考试科目名称:《大学英语》

二、考试式:闭卷、笔试

三、考试时120分钟

四、试卷分值满分100分

五、题型范围无选择题,无判断题,其他题型不限

六、基本要求

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年版)》为主要依据,适当参考《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并结合教学实际,注重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退役大学生士兵考生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课程:《职业适应性综合考查》(总分100分)

二、考核目标

主要考查考生综合素养,内容涉及政治理论、时事热点、军事理论、文学知识、语言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三、参考教材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本书编写组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238月出版

2.《新编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程》,易文安 赵云主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

、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试内容与分值分布

第一部分 政治理论(40分)

【考试内容】

第一章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节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三节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第二章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一节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第二节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第三节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第三章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第二节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

第三节   健全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一节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第二节   坚持人民至上

第三节   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第二节   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开放

第三节   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第六章   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一节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第二节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第三节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四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考核要求

1.识记和理解各章节学习要点。

2.结合每章节课后思考题

二部分 时事热点(10分)

说明:此次时事热点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文)为考试内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习近平,(2022年10月16日)。全文内容各大网站均可查阅。

【考试内容】

1.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

2.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和中心任务。

3.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

4.二十大报告对全党同志提出三个“务必”

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

6.二十大报告号召全党必须牢记五个“必由之路”。

7.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二十大报告强调六个“必须坚持”。

【考核要求

1.了解二十大报告全文的基本精神。

2.重点考核以上7个方面的问题

三部分 军事理论(15分)

本部分依据:教育部编制的《2019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2019年版)“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其中部分内容。内容参考:教育部 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的通知,教体艺〔2019〕1号。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

【考试内容】

第一章   中国国防

1.国防概述国防的内涵、国防类型、现代国防观

2.国防法规国防法规体系、公民的国防权利与义务

3.国防建设国防体制、国防战略、国防政策

第二章   国家安全

1.国家安全概述:国家安全的内涵、原则、总体国家安全观、维护我国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

2.国家安全形势:我国新形势下的国家安全、新兴领域的国家安全。

第三章   军事思想

1.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主要特点;《孙子兵法》军事思想。

2.当代中国军事思想:毛泽东军事思想、习近平强军思想。

【考核要求

1.考试内容范围不要求掌握整本书内容,以以上公示内容为准。

2.理解和掌握以上章节相关内容要点和思想。

四部分 文学知识(5分)

【考试内容】

古今中外知名作家与作品、文学流派、文学体裁、文学史及有关作品内容等方面的常识(本部分内容较为广泛,不列参考教材)。

【考核要求

1.重点考查考生阅读量与阅读范围。

2.只要求一般识记,不要求深入理解、评价。

五部分 语言能力(30分)

【考试内容】

1.翻译(英译汉)。能将中等偏易难度的一般题材的英文材料和对外交往中的一般业务英文材料译成汉语。理解正确,译文达意。

2.写作。能运用所学词汇和语法写出简单的短文;能用英语填写表格和简短的英语应用文,如便函、简历、通知等。要求词句基本正确,无重大语法错误,格式基本恰当,表达清楚。

【考核要求

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中的B级标准(听力部分除外)为基本要求,注重考核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课程:《旅游管理专业综合》(总分150分)

二、考核目标

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综合》应试考核,学生必须重点掌握旅游、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产品、旅游市场等基本概念;掌握一些重要的旅游组织及其功能;旅游对于社会、文化、经济和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了解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在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学会运用旅游学的基本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

参考教材

《旅游学概论》(第七版),李天元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2014.10(2022.6重印)。

四、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内容

第一章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

【考试内容】

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活动、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现代旅游业、我国旅游业的历史发展。

【考试要求】

了解人类旅行活动产生的条件;了解中国古代旅行活动概况及其类型;掌握近代旅游业诞生的社会背景、标志性事件、近代旅游业的特征;掌握现代旅游业发展的背景,现代旅游的特点、类型;了解未来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理解人类旅游活动与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间的关系。

第二章 认识旅游活动

【考试内容】

旅游的定义、旅游相近术语、旅游活动的性质、旅游活动的类型与划分依据、旅游活动的特点、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指标。

【考试要求】

掌握旅游学研究的对象——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性质,熟悉旅游活动的特点及意义,熟悉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了解衡量旅游发展状况的常用指标及统计方法。

第三章 旅游者

【考试内容】

旅游者的定义、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形成旅游者的客观条件、形成旅游者的主观条件、旅游动机、旅游者的类型及其需求特征。

【考试要求】

了解有关旅游者的各类定义,理解不同定义的目的及其优缺点;掌握可自由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概念;掌握旅游动机及相关概念、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旅游动机的类型、影响旅游动机的因素;理解形成旅游者的客观、主观条件;熟悉旅游者的类型及其划分标准,了解不同类型旅游者的需求特征。

第四章 旅游资源

【考试内容】

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的特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旅游资源的保护。

【考试要求】

掌握旅游资源的定义及其特征;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各类资源的特征;掌握旅游资源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熟悉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熟悉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主要内容熟悉旅游资源保护的原则和基本措施;理解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间的关系。

第五章 旅游业

【考试内容】

旅游业的定义、性质、特点、旅游业的构成、旅行社、饭店业与住宿业、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游产品。

【考试要求】

掌握旅游业的定义及其与传统产业定义间的区别,旅游业的性质与特点;了解旅游业的构成;了解旅行社的定义和国内外的分类;掌握旅行社、饭店与住宿业、旅游交通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了解国内外饭店与住宿业的分类、发展演进历程、现状特点及发展趋势;了解旅游交通的类型及其特点;掌握旅游产品的定义及其特点。

第六章 旅游组织

【考试内容】

旅游组织、国家旅游组织、游行政组织、旅游行业组织、国际旅游组织。

【考试要求】

了解旅游组织的涵义、类型;掌握政府在旅游经济发展的作用及其干预旅游经济发展的动机和手段;了解国内外国家旅游组织设立的形式、职能,理解其存在差异的原因;了解中国旅游行政组织体系,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历史、现状及其变革趋势;了解国内外旅游行业组织的功能及其差异的原因;了解国际旅游组织现状及其作用;理解不同类型旅游组织在旅游产业运行中的分工与联系。

第七章 旅游市场

【考试内容】

旅游市场、旅游市场细分、国际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客源。

【考试要求】

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旅游市场细分原因及常用旅游市场细分方法;了解全球国际旅游市场客源及客流的地区分布格局、流动规律及其成因;了解中国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市场、出境旅游市场的现状与问题;掌握选择和确立旅游细分市场时重点考虑的因素。

第八章 旅游的影响

【考试内容】

旅游的经济影响、旅游乘数效应、旅游的社会影响、示范效应、旅游的环境影响、旅游承载力、旅游可持续发展。

【考试要求】

了解旅游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表现;理解旅游乘数效应、影响旅游乘数效应的因素;了解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表现;理解旅游示范效应的概念;理解控制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的措施及其原理;了解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表现;掌握旅游承载力的概念;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和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课程:建筑材料与检测》(总分150分)

二、考核目标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考核有关建筑材料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在实训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多种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混凝土、砖石等,并学习如何使用这些材料进行建筑施工。同时,学生也会学习到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和管理的重要性,了解如何通过质量检测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总的来说,建筑材料与检测实训不仅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还增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教材

《建筑材料与检测》陈玉萍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

四、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内容

第1章    绪论

1.考核内容:材料的一般分类与技术标准。

2.考核要求

(1)熟悉材料使用功能分类、化学成分分类;

(2)熟悉建筑材料技术的标准化构成。

第2章   材料的基本性能--可重点出题

1.考核内容: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能、材料的力学性能。

2.考核要求

(1)掌握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指标;

(2)掌握的孔隙率(开口和闭口孔隙率)与密实度、空隙率与填充率的概念及指标计算;

(3)掌握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能指标及计算方法、材料的导热系数影响因素的判断题、比热容性能指标;

(4)掌握材料抗压、抗拉、抗剪、抗弯强度等有关力学性能计算指标。

第3章   气硬性胶凝材料

1.考核内容:石膏、石灰。

2.考核要求

(1)掌握建筑石膏的特点及用途;

(2)掌握石灰的生产、熟化和硬化;

(3)掌握生石灰的特性和用途。

第4章   水泥---可重点出题

1.考核内容:硅酸盐水泥;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

2.考核要求

(1)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生产及熟料矿物组成;

(2)掌握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特性指标;

(3)掌握水泥石的腐蚀类型及预防措施;

(4)掌握硅酸盐水泥的特性和应用;

(5)熟悉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种类、常用水泥的主要特性表P48、常用水泥的选用表P49、熟悉混合材料的分类、水泥的储存和运输;

(6)结合教材后面实验内容掌握水泥胶砂试块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计算、数据处理及水泥强度等级的确定方法。

第5章   混凝土---可重点出题

1.考核内容:概述;混凝土基本组成材料;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耐久性;混凝土的外加剂和掺合料;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其他品种的混凝土。

2.考核要求

(1)熟悉混凝土的优缺点、基本组成材料及有关特性;

(2)掌握砂的细度模数计算及级配区的确定方法,熟悉粗骨料压碎指标求法;掌握混凝土和易性概念、和易性测定方法及指标及和易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改善措施;

(3)结合教材p254实验内容掌握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计算、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掌握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提高强度的主要措施;

(4)掌握混凝土的耐久性指标(重点是抗渗、碳化、碱骨料);

(5)熟悉外加剂的分类方法和应用特点(重点是减水剂、早强剂、引气剂、缓凝剂的适用范围);

(6)掌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三个基本参数、四个配合比名称及设计方法及步骤;重点掌握胶凝材料只有水泥且不加掺合料和外加剂情况下的初步配合比设计的计算(绝对体积法下的六个步骤求解粗细骨料的用量--可参照教材中例题;假定表观密度法或质量法求解粗细骨料的用量)、施工配合比的计算求法;

(7)熟悉防水混凝土、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的概念。

第6章   建筑砂浆

1.考核内容:砂浆分类;砂浆组成材料;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能;抹面砂浆。

2.考核要求                               

(1)熟悉砂浆分类及砂浆组成材料(重点是水泥、石灰);

(2)掌握砂浆的主要技术性能(和易性、强度等级、黏结力);

(3)结合教材p257实验内容掌握砂浆试块抗压强度计算、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

(4)熟悉抹面砂浆的三层抹灰。

第7章   墙体与屋面材料

1.考核内容: 墙体填充材料。

2.考核要求                               

(1)熟悉烧结普通砖的生产和技术性能指标、烧结多孔砖、空心砖的技术性能及应用;

(2)结合教材p263实验内容掌握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计算、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并确定该砖的强度等级;

(3)了解非烧结砖、墙用砌块的分类。

第8章   建筑钢材--可重点出题

1.考核内容:钢材的分类;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 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常用钢材;钢材锈蚀及预防。

2.考核要求                               

(1)熟悉建筑钢材的分类;

(2)掌握钢材的主要技术性能(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指标);会求屈强比和伸长率。

(3)掌握钢的化学成分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4)掌握碳素钢、低合金钢牌号表示方法以及各自的应用;掌握混凝土用热轧钢筋和冷轧钢筋的种类和技术要求;

(5)熟悉钢材的锈蚀、预防和防火要求。

第9章   木材

1.考核内容:木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木材的防腐与防火;人造板材

2.考核要求                               

(1)熟悉木材的纤维饱和点、平衡含水率概念;

(2)掌握木材的湿胀干缩特点;

(3)掌握木材的各种强度关系表及主要影响因素;

(4)了解木材的防腐和防火。

第10章   防水材料

1.考核内容:沥青防水材料;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

2.考核要求                               

(1)了解石油沥青的组成;

(2)掌握石油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能、石油沥青的技术标准表格;

(3)熟悉高聚物改性沥青的种类和应用范围、建筑密封材料的分类。

第11章   建筑装饰材料

1.考核内容:装饰材料基本要求和选用;常用的装饰材料;绿色建筑装饰材料。

2.考核要求                               

(1)了解装饰材料的化学成分分类;

(2)掌握天然大理石、花岗石的性能特点及应用;

第12章   其他类型材料

1.考核内容:建筑塑料;绝热材料;吸声与隔声材料。

2.考核要求                               

(1)熟悉塑料的特性与组成、能区分热塑性和热固性塑料;

(2)掌握绝热材料的性能要求中的导热系数和常见绝热材料分类种类;

(3)熟悉吸声材料、隔声材料的基本要求。

第13章   建筑材料试验---可重点出计算题

1.考核内容:水泥性能检测;混凝土用砂质量检测;普通混凝土性能检测、砂浆性能检测、烧结普通砖性能检测、钢筋力学与性能检测。

2.考核要求                               

(1)掌握水泥胶砂试块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检测方法(ISO法)、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并确定水泥的强度等级p238;

(2)掌握砂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检测p243;

(3)掌握标准尺寸和非标准尺寸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p254;

(4)掌握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p257;

(5)结合表7-1掌握烧结普通砖抗压强度检测方法、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并确定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p263;

(6)熟悉钢筋的拉伸性能检测、数据处理及结果评定p266;

(7)掌握胶凝材料只有水泥且不加掺合料和外加剂情况下普通混凝土初步配合比的六个计算步骤(参照教材例题)、掌握施工配合比的计算方法p98-103。




网络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课程:《网络工程专业综合》(总分150分)

二、考核目标

1.具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本素养;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结构、基本算法等知识点;具备基本程序设计技巧及计算思维。

2.具有基本的分析问题和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初步的C语言程序设计能力。

3.具备数据类型构造能力,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术语。

4.具备算法设计能力和性能分析能力,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概念、在线性表上常进行的基本操作以及这些操作在顺序存储结构下的实现及复杂度分析。

5.具备“先进后出”和“先进先出”的设计理念,掌握栈和队列的定义、表示方法和顺序存储结构下的实现。

6.具备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掌握非线性结构(树结构)的基本概念,存储结构以及基本实现。

、参考教材

1C程序设计(第五版),谭浩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

2数据结构(C语言版)(第5版),朱战立,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7月。

四、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试内容

课程一:《C语言程序设计》(卷面100分)

【考试内容】

1.数据类型及其应用

(1)掌握整型常量、实型常量、字符类型常量、字符串、字符常量的各种表示形式的格式和应用。其中,包括整型常量的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形式,实型常量的浮点表示法和科学记数法,字符类型常量对应的ASCII码。

(2)掌握各种数据类型变量的定义方式和初始化格式。

(3)掌握指针的定义和初始化。

(4)理解结构体类型和共用体类型的定义和变量定义及使用。

2.运算和语句结构

(1)基本运算

掌握算术运算(含自增、自减)、关系运算、逻辑运算、条件运算、赋值运算、复合运算等运算符及其运算规则,包括:

熟练掌握各种运算符的含义和功能;

熟练掌握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方向及规则;

熟练掌握隐式类型转换和强制类型转换。

(2)表达式

熟练掌握各类表达式的组成规则和计算过程。

(3)语句

熟练掌握表达式语句、空语句、复合语句;

熟练掌握数据的输入输出(scanf()、printf()、putchar()、getchar())函数的功能和格式及应用;

熟练掌握简单控制语句(break、continue、return)的用法和功能;

熟练掌握选择结构语句(if、if嵌套、switch)的格式和功能;

熟练掌握循环结构语句(for、while、do...while)及其嵌套结构和应用。

3.数组

(1)数组定义及初始化

熟练掌握一维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初始化,数组元素的引用。其中,包括利用一维字符数组保存和处理字符串。

(2)数组的应用

一维数组的应用,如:利用一维数组计算数列、利用一维数组进行排序等;二维数组的应用,如:二维数组行列互换、二维数组中查找最大值。

4.函数

(1)函数结构

熟练掌握main函数与其他函数之间的关系,包括标准库函数和自定义函数。

(2)自定义函数的定义

掌握自定义函数定义的方法;

掌握自定义函数的参数(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参数传递方式和应用,包括数组和指针作为函数的参数;

熟练掌握自定义函数的返回值。

(3)函数的调用

熟练掌握函数调用的一般格式和方式及过程;

熟练掌握函数的嵌套调用,其中,包括函数的递归调用;

熟练掌握标准库函数的调用。如:sqrt、fabs、strcpy、strcmp、strcat、strlen等。

5常用算法

主要包括:如迭代法(累和、累积)、辗转相除法、素数判断、冒泡法、选择法(简单选择法)等。

【考试要求】


题型
分值比例
考核点或能力点
填空题
约20%
数据类型及其应用、语句结构、函数、数组等知识点
简答题
约15%
运算和语句结构、函数、数组等知识点
阅读填空题
约15%
利用常用算法、函数、数组等知识点阅读程序,得出正确结果
分析应用题
约30%
运用数据类型及其应用、语句结构、函数、常用算法等知识点进行问题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应用
编程设计题
约20%
运用语句结构、函数、数组等知识点实现程序设计过程和表达出程序设计技巧能力



课程二:《数据结构》(卷面50分)

【考试内容】

1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1)数据、数据项、数据元素、数据对象、数据结构、逻辑结构、物理结构、元素、结点等基本概念;

(2)算法概念及特性;

(3)算法设计的基本要求以及计算语句频度和估算算法时间复杂度的方法。

2线性结构

(1)线性表的特点和基本运算;

(2)顺序存储线性表的定义和算法实现;

(3)栈和队列的定义、特点及其顺序存储结构下的算法实现。

3树结构

(1)二叉树的特点、性质和基本运算

(2)二叉树的存储结构的定义和算法实现

4常用算法

主要包括:顺序表的创建算法,插入算法、删除算法、查找算法、求线性表长度算法等;进栈算法、出栈算法、判栈空/满算法,取栈顶元素算法等;进队算法、出队算法、判队空/满算法,取队首元素算法等;二叉树的创建算法,二叉树的前序遍历算法,中序遍历算法,后序遍历算法,求二叉树深度算法,求二叉树总结点个数算法等,以及数据结构基本算法的综合应用。

【考试要求】


题型
分值比例
考核点或能力点
填空题
约10%
数据结构基本概念
简答题
约30%
算法概念及特性、常用算法原理描述等知识点
阅读填空题
约10%
线性结构、常用算法等实现程序设计
分析应用题
约20%
线性结构、常用算法等程序设计分析和应用
编程设计题
约30%
利用线性结构、常用算法等进行编程设计解决问题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课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综合》(总分150分)

二、考核目标

本大纲适用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专升本考核,主要考核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常用电路结构特征、基本电路及分析、设计方法和电子技术操作基本技能。

参考教材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6月第七版;

2.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1月第五版。

四、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内容

课程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90分)

第一章   绪论

【考试内容】:1.信号分类及周期信号变换;2.四种类型的放大电路模型及方框图表示法;3.四种增益的物理意义;4.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含义。

【考试要求】:熟悉信号分类、周期信号变换、四种增益的物理意义、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含义;掌握四种类型的放大电路模型特性。

第二章   运算放大器

【考试内容】:1.理想运算放大器结构、符号及特性;2.基本运算电路:比例放大电路、加法电路、减法电路、积分电路、微分电路。

【考试要求】:掌握基本运算放大电路的构成及其运算关系分析计算;能根据要求选择、设计运算放大电路。

第三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考试内容】:1.PN结的单向导电性。2.伏安特性曲线与方程。3.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考试要求】: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掌握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波形及分析计算方法。

第四章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

【考试内容】:场效应管类型、电路符号、工作原理、特性及其放大电路的组态、结构和分析方法。

【考试要求】:能识别各类型场效应管,掌握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态、结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

第五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考试内容】:1.双极型三极管的输出特性、主要参数、电流分配关系。2.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及放大作用。3.三极管的放大条件。4.电流分配关系和放大原理,输入特性,输出特性,主要参数。5.图解分析法。6.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7.射极偏置电路稳定工作点的分析与计算。8.共集电极电路和共基极电路。9.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

【考试要求】:熟知半导体三极管结构、原理及特性,掌握共射极、共集电极、共基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点;掌握基本放大器的图解分析法、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掌握多级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了解影响放大器性能的主要因素。

第六章   频率响应

【考试内容】:1.RC电路频率响应;2.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3.放大电路的通频带。

【考试要求】:掌握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分析模型及方法;掌握RC电路频率响应波特图;了解扩展放大电路通频带方法。

第七章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考试内容】:1.差分式放大器;2.集成电路直流偏置技术。

【考试要求】:掌握差动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特性、分析方法;掌握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直流偏置技术。

第八章   反馈放大电路

【考试内容】: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反馈放大器的方框图及一般表达式;3.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改善;4.深负反馈放大器的近似估算,重点是深度负反馈的条件和深度负反馈条件下的近似估算。

【考试要求】:掌握负反馈放大器基本类型及组态分析;掌握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深度负反馈放大器的近似估算法;了解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

第九章   功率放大电路

【考试内容】:1.功率放大电路的构成与原理;2.功率放大电路的有关计算。

【考试要求】:掌握功率放大电路构成、原理;掌握功率放大电路分析计算方法。

第十章   信号的处理与产生电路

【考试内容】:1.有源滤波器;2.振荡电路类型、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3.正弦波振荡器振荡条件;4.正弦波振荡器:RC正弦波振荡电路、LC正弦波振荡电路;5.比较器;6.非正弦信号发生器;7.方波发生器和锯齿波发生器。

【考试要求】:掌握有源滤波电路分类,及频率计算方法,熟习波特图;掌握比较器结构特点、传输特性和分析方法;熟悉正弦振荡器、非正弦振荡器的构成与工作原理;掌握正弦振荡器的幅值、相位平衡判定条件;能根据要求设计信号产生电路并进行分析。

第十一章   直流稳压电源

【考试内容】:1.整流滤波器电路;2.串联式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3.三端集成稳压电路。

【考试要求】:掌握串联式稳压电源的一般构成、工作原理,能根据要求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课程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60分)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

【考试内容】:1.数制及其转换;2.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3.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图形化简法;4.常用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间的转换。

【考试要求】:1.掌握数制及其转换;2.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3.熟悉两种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4.熟悉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间的转换

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

【考试内容】:1.二极管、BJT的开关特性;2.基本逻辑门、OC门、OD、CMOS门;3.逻辑门电路的逻辑功能分析。

【考试要求】: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开关特性;2.熟悉基本逻辑门、TTL逻辑门及CMOS逻辑门。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考试内容】:1.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分析和设计方法;2.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与分配器、数值比较器等常用组合逻辑器件的应用。

【考试要求】:1.掌握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分析和设计方法;2.掌握常用组合逻辑器件(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与分配器、数值比较器)及其应用;3.能根据要求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第四章 触发器

【考试内容】:1.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工作原理;2.RS、JK、D、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描述方法;3.触发器的脉冲工作特性及主要参数。

【考试要求】:1.掌握RS、JK、D、T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描述方法;2.熟悉基本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及工作特性。

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考试内容】:1.一般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2.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的功能和应用。

【考试要求】:1.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基本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2.熟悉常用时序逻辑功能器件(主要是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应用,能根据要求设计不同进制的计数器。

第六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

【考试内容】:1.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2.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3.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单稳、施密特电路工作原理及外接参数。

【考试要求】:1.掌握555集成定时器的工作原理;2.理解多谐振荡器、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的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3.掌握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单稳、施密特电路工作原理及外接参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课程:《机械制图》(总分150分)

二、考核目标

机械制图课程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次考试的目的主要是测试考生在机械制图技能方面是否具有本科学习的能力。要求考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阅读与分析机械工程图和正确绘制机械工程图的方法,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工程图样的能力。

参考教材

《机械制图》第四版
李澄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四版 李澄等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内容

绪论

【考核内容】

1. 图样的概念和作用。

【考核要求】

1. 了解工程图样的作用;

2. 掌握机械图样的类型及概念。

第1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考核内容】

1. 国家标准《技术制图》《机械制图》关于图纸幅面及格式、比例、字体、尺寸注法、图线的一般规定。

【考核要求】

1. 掌握图纸幅面基本尺寸及格式;

2. 掌握比例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3. 熟悉字体、尺寸注法的相关规定;

4. 掌握图线的画法及其应用。

第2章   点、线、面的投影

【考核内容】

1.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规律及投影特性。

【考核要求】

1. 掌握点的三面投影规律,能判断两点的相对位置关系;

2. 掌握各类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能画出它们的三面投影;

第4章   立体的投影

【考核内容】

1. 常见平面体和回转体的三面投影。

【考核要求】

1. 掌握常见棱柱、棱锥三面投影的画法;

2. 掌握圆柱、圆锥、球的三面投影的画法;

第5章   立体表面的交线

【考核内容】

1. 常见立体的截交线。

【考核要求】

1. 掌握常见棱柱、棱锥截交线的求法;

2. 理解圆柱、圆锥、球的截交线的求法;

第6章   组合体的视图及尺寸注法

【考核内容】

1. 三视图的形成、形体分析法画图和读图、尺寸注法。

【考核要求】

1. 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理解形体分析法的概念;

2. 会使用形体分析法读画组合体视图;

3. 掌握尺寸标注的基本要求及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方法和步骤。

第7章   轴测投影

【考核内容】

1. 正等测的画法。

【考核要求】

1. 掌握正等测轴测图的轴测轴、轴间角、轴向伸缩系数的异同点;

2. 掌握简单形体的正等测的画法。

第8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考核内容】

1. 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的概念及画法。

【考核要求】

1. 理解各种表面方法的概念;

2. 掌握各表达方法的画法及标注。

第9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考核内容】

1. 螺纹的画法及标注;

2. 螺纹、螺纹紧固件、键连接的画法;

3. 直齿圆柱齿轮的参数及齿轮的画法

【考核要求】

1. 掌握螺纹的画法及标注方法;

2. 掌握螺纹紧固件、键连接的画法;

第10章   零件图

【考核内容】

1. 零件图上的尺寸标注及技术要求。

【考核要求】

1. 掌握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法;

2. 理解零件上的工艺结构及其画法;

3. 理解表面结构要求、几何公差的含义及注法;

4. 掌握公差与配合的概念及注法;

5. 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第11章   装配图

【考核内容】

1. 装配图的画法与读法。

【考核要求】

1. 理解装配图的视图选择原则;

2. 掌握装配图规定画法与特殊画法;

3. 掌握常见装配结构的画法;

4. 能读懂装配图,并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考试课程:汉语言文学专业综合》(总分:150分)

考核目标

学生能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文学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树立正确的文学史观;培养学生分析、评价文学流派及背诵、阅读、分析、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文科教育教学以及其他相关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奠定较好的基础。

参考教材

袁世硕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马工程教材)(全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8月第2版)

四、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内容

课程(一)中国古代文学史(90分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诗经》

一、《诗经》的产生、流传和编定;

二、《诗经》的基本内容;

三、《诗经》的艺术特色;

四、《诗经》的地位与影响;

作品:《氓》《采薇》《蒹葭》

第二章    先秦叙事散文

一、先秦叙事散文的概况;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二、先秦叙事散文发展的脉络,《春秋》笔法;

三、《国语》《左传》《战国策》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第三章   先秦说理散文

一、先秦说理散文的概况;

二、《论语》的语言特色;

三、《孟子》《庄子》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四、《荀子》《韩非子》散文特色;

作品:《侍坐章》《逍遥游》

第四章   屈原和《楚辞》

一、楚辞;楚辞的产生及特点;

二、屈原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三、《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第二编    秦汉文学

第一章   司马迁和《史记》

一、司马迁的生平和创作情况;

二、《史记》的体例;

三、《史记》的思想内容;

四、《史记》的艺术特色;

五、《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作品:《鸿门宴》

第二章   班固和《汉书》

一、《汉书》的成书过程及《汉书》的体例;

作品:《苏武传》

第三章   汉代的乐府民歌

一、乐府的概念;

二、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内容;

三、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

作品:《陌上桑》《焦仲卿妻》

第四章   东汉的文人五言诗

一、五言诗的产生;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作品:《行行重行行》《迢迢牵牛星》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文学

一、建安风骨

二、三曹各自诗歌的主要内容及风格;

三、建安七子和蔡琰;

作品:《短歌行》《燕歌行》《赠白马王彪》《七哀诗》(西京乱无象)

第二章 正始文学

一、正始之音;竹林七贤

二、阮籍咏怀诗的艺术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作品:《咏怀》(夜中不能寐)

第三章   两晋文学

左思《咏史》的艺术特色及影响;

作品:《咏史》(郁郁涧底松)

第四章   陶渊明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二、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三、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作品:《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

第五章   刘宋诗歌

一、山水文学的兴起原因;

二、谢灵运的山水诗;

三、鲍照诗歌的贡献;

作品:《石壁精舍还湖中作》《拟行路难》(对案不能食)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永明体;

二、谢朓的山水诗;

三、宫体诗;

四、庾信的创作;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第七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一、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二、北朝乐府民歌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作品:《西洲曲》《木兰诗》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一、唐代文学全面繁荣的表现;

二、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三、唐诗分期

第一章   隋与初唐文坛

一、隋诗;

二、初唐四杰;

三、沈宋与律诗定型;

四、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和实践;

作品:《春江花月夜》《从军行》《感遇》(兰若生春夏)

第二章   盛唐诗歌

一、山水田园诗派;

二、边塞诗派;

三、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内容及特色;

四、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内容及特色;

五、王昌龄的边塞诗与宫怨诗;

作品:《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燕歌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出塞》(秦时明月)

第三章   李白

一、生平、个性与思想;

二、李白的乐府与歌行的特色;

三、李白的绝句的特色;

四、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作品:《蜀道难》《将进酒》《行路难》

第四章 杜甫

一、生平与思想;

二、杜甫的律诗的特色;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性;

四、杜甫的地位与影响;

作品:《兵车行》《石壕吏》《月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第五章   韩孟诗派及刘禹锡、柳宗元

一、韩孟诗派;

二、李贺诗歌特色(长吉体);

三、刘禹锡、柳宗元诗歌的特点;

作品:《山石》《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凭箜篌引》《西塞山怀古》

第六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一、元白诗派;

二、新乐府运动;

三、白居易诗歌创作;讽喻诗;

四、《长恨歌》的主题与艺术成就

第七章 晚唐诗歌

一、杜牧七绝的特点;

二、李商隐的诗歌题材及艺术成就;

作品:《江南春》《过华清宫绝句》《锦瑟》《夜雨寄北》

第八章   唐代散文

一、古文运动

二、韩愈散文的类别及特色;

三、柳宗元散文的类别及特色;

作品:《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第五编   宋代文学

宋代的词

第一节   北宋初中期词

一、柳永词的题材分类;柳词的艺术成就及词史的贡献;

作品:《望海潮》《雨霖铃》《八声甘州》

二、张先词的内容、艺术特色;

三、晏殊词的特色;

作品:《浣溪沙》(一曲新词)

四、欧阳修词的特色;

作品:《踏莎行》(候馆梅残

五、晏几道词的特色;

作品:《临江仙》(梦后楼台)

第二节   北宋后期词

一、苏轼对词境的开拓;苏词的艺术成就;豪放词派

作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二、秦观词特色;

作品:《鹊桥仙》(纤云弄巧)

三、贺铸词的特色;

作品:《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四、周邦彦词的成就;

作品:《苏幕遮》(燎沉香)

第三节   南宋前期词

一、张元干、张孝祥词概况;

二、李清照词的成就;

作品:《声声慢》

第四节   南宋中后期词

一、辛弃疾词的成就;辛派词人;

作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二、姜夔《扬州慢》

第二章 宋代诗歌

第一节   北宋初中期诗

一、宋初三体;

二、欧阳修的诗歌特点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诗

一、王安石半山体

二、苏轼的诗歌特色;

作品:《游金山寺》

三、江西诗派;黄庭坚的诗歌主张、创作风格

第三节   南宋初中期诗

一、杨万里诚斋体主要特点;

二、范成大田园诗的特点;

三、陆游诗歌的成就;

作品:《书愤》

第三章   宋代散文

一、北宋诗文革新;

二、欧阳修的文道观;其散文特点;

三、王安石的散文创作;

四、苏轼的散文理论、创作特色、影响;

作品:《赤壁赋》

第六编   元代文学

第一章    

一、杂剧的体制特点;

二、关汉卿的杂剧成就;《窦娥冤》的主题与艺术特色;

三、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艺术上的革新;莺莺和张生形象分析;

四、白朴、马致远的戏曲创作

第二章   散曲和南戏

一、散曲的形式特点;

二、关汉卿、马致远、睢景臣的散曲创作;《天净沙》《山坡羊·潼关怀古》

三、四大南戏;高明《琵琶记》的主题

第七编   明代文学

第一章   《三国演义》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作者和版本;

二、《三国演义》的主题;

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四、《三国演义》的地位和影响

第二章 《水浒传》

一、《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作者和版本;

二、《水浒传》的主题;

三、《水浒传》的人物塑造、结构等艺术成就

第三章 《西游记》

一、《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作者和版本;

二、《西游记》的主题;

三、《西游记》的人物形象、讽刺艺术、结构等艺术成就

第四章 《金瓶梅》

一、《金瓶梅》的创作、作者、版本;

二、《金瓶梅》的内容;

三、《金瓶梅》在白话长篇小说发展史上的突破

第五章   “三言”“二拍与明代短篇小说

一、拟话本;话本小说的体制;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原因;

二、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三、三言”“二拍的艺术成就

第六章   《牡丹亭》与明代戏剧

一、明初宫廷派剧作家的杂剧创作;明代中后期的杂剧转型;

二、徐渭及其讽世杂剧;

、汤显祖的生平与思想;临川四梦;《牡丹亭》的思想与艺术成就

第八编   清代文学

第一章 《聊斋志异》

一、蒲松龄的生平、创作;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三、《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第二章   《儒林外史》

一、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三、《儒林外史》的讽刺、结构、语言等艺术成就

第三章   《红楼梦》

一、《红楼梦》的作者、版本、研究流派;

二、《红楼梦》的悲剧主题;

三、《红楼梦》的人物塑造、结构、语言等艺术成就;

四、《红楼梦》的地位及影响

第四章 清代戏剧

一、洪昇《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二、孔尚任《桃花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课程(二):《写作技能》60分

1.考核目标

要求在对写作理论进行深刻理解和对经典作品进行深入鉴赏的基础上,初步熟悉各类文体写作规律和方法,为学习其他课程和今后发展夯实“会写”的基础了解中学作文教学的基本原理,为将来胜任中学作文教学工作打下“会教”的基础。

2.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

能够围绕给定内容,进行记叙性文体(或议论性文体、抒情性文体等)的写作。

工商管理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课程:工商管理专业综合》(总分150分)

二、考核目标

主要考察学生对现代管理学的框架结构,管理学思想发展史中的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思想的了解和掌握情况;对管理学各领域的基本概念,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重要性及其内在联系,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程序和原则的了解和掌握;考察学生运用管理学主要理论的具体应用;考核学生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管理方法和决策、控制中常用方法的能力。

参考教材

《管理学》,《管理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1月第1版。

四、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内容

第一章   管理导论

【考试内容】

1.管理的内涵与本质

2.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3.管理活动的时代背景

【考试要求】

1.了解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时代背景

2.理解管理学的学习意义、组织与管理两个概念的定义和内涵

3.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的本质、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工具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历史演变

【考试内容】

1.古典管理理论

2.现代管理流派

3.当代管理理论

【考试要求】

1.了解古典、现代、当代管理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

2.理解不同时期的划分特征;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含义及主要流派分类;理解组织趋同、合法性、企业再造等概念

3.掌握古典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基本观点、先进性和局限性;掌握组织趋同的不同机制和企业流程再造的原则和过程

第三章   决策与决策过程

【考试内容】

1.决策及其任务

2.决策的类型与特征

3.内部环境

【考试要求】

1.了解决策的要素、功能和任务。

2.理解决策与计划之间的关系、决策的不同分类标准,能够区分不同的决策类型

3.掌握决策的概念、特征、决策过程模型和决策准则,能够在不确定情境下根据不同的标准做出不同的决策

第四章   环境分析与理性决策

【考试内容】

1.组织的内外部环境要素

2.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

3.决策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了解行为决策、非理性决策的主要模型;了解机会评价框架

2.理解一般环境、具体环境和组织内部环境的主要构成部分和彼此之间的关系,理解脚本法的分析原理,理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关系

3.掌握PEST、SWOT等环境分析工具;掌握环境不确定性评估模型、决策背景分析步骤,以及活动方案生成方法,能够使用决策树工具对活动方案做出评价

第五章   决策的实施与调整

【考试内容】

1.实施决策的计划制定

2推进计划的流程和方法

3.决策追踪与调整

【考试要求】

1.了解不同的计划分类标准和类型、不同的预算管理类型和主要的预算方法

2.理解计划编制过程、预算管理的内涵、决策追踪与调整的意义和程序

3.掌握计划的定 义、内涵和作用;掌握目标管理的基本观点、特点、过程和评价;掌握PDCA循环的内涵和实施步骤

第六章   组织设计

【考试内容】

1.组织设计的任务与影响因素

2.组织结构

3.组织整合

【考试要求】

1.了解机械式组织和有机式组织的表现形式、组织结构的演变趋势

2.理解组织整合过程中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管理幅度和管理层级、集权和分权、直线和参谋之间的关系

3.掌握组织设计的定义、任务、影响因素和原则;掌握组织结构的定义、内容和表现形式,各种组织结构的优缺点。

第七章   人员配备

【考试内容】

1.人员配备的任务、工作内容与原则

2.人员选聘

3.人事考评

4.人员的培训与发展

【考试要求】

1.了解人员配备的任务、工作内容和人员来源;了解人员录用的流程和方法;了解人事考评的方法和程序

2.理解人员配备的原则、人事考评的功能和要素、人员培训的功能和任务

3.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掌握人员选聘的标准、主要途径和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掌握人员培训的主要方法及名自的优缺点

第八章   组织文化

【考试内容】

1.组织文化概述

2.组织文化的构成与功能

3.组织文化塑造

【考试要求】

1.了解组织文化的分类

2.理解组织文化的塑造过程

3.掌握组织文化的定义、特征和影响因素;掌握组织文化的构成、功能和反功能

第九章   领导的一般理论

【考试内容】

1.领导的内涵与特征

2.领导与领导者

3.领导与被领导者

4.领导与情境

【考试要求】

1.了解领导三要素

2.理解领导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文化对领导的影响作用

3.掌握领导的内涵和特征;掌握领导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团队理论、目标领导理论

第十章   激励

【考试内容】

1.激励的基础

2.激励理论

3.激励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激励的基础

2.理解激励机理、不同人性假设下的不同激励方法

3.掌握行为基础理论、过程激励理论和行为强化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各自的先进性和局限性;掌握常用的激励方法

第十一章   沟通

【考试内容】

1.沟通与沟通类型

2.沟通障碍及其克服

3.冲突及其管理

【考试要求】

1.了解有效沟通的标准、冲突产生的可能原因

2.理解不同类型的沟通之间的差别;理解如何克服沟通障碍;理解不同冲突类型及其对组织的影响;理解冲突管理中抑制和激发冲突的权衡

3.掌握沟通的定义、作用和沟通过程模型;掌握主要的沟通障碍来源;掌握冲突的定义和特征;掌握冲突管理的策略

第十二章   控制的类型与过程

【考试内容】

1.控制的内涵与原则

2.控制的类型

3.控制的过程

【考试要求】

1.了解控制系统的组成

2.理解不同的控制类型及其优缺点

3.掌握控制的定义、内涵、原则和控制的过程

第十三章   控制的方法与技术

【考试内容】

1.层级控制、市场控制和团体控制

2.质量控制方法

3.管理控制的信息技术

【考试要求】

1.了解主要的管理控制信息技术

2.理解层级控制、市场控制和团体控制的差异性

3.掌握常用的控制方法

第十四章   风险控制与危机管理

【考试内容】

1.风险识别与分析

2.风险评估与控制

3.危机管理

【考试要求】

1.了解风险及其分类

2.理解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评估的标准、危机和风险之间的区别

3.掌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过程和主要方法、策略;掌握危机预警、反应和恢复的基本流程。

第十五章   创新管理

【考试内容】

1.组织管理的创新功能

2.管理创新的类型与基本内容

3.创新过程及其管理

【考试要求】

1.了解创新评估方法和技术

2.理解管理创新和维持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同的管理创新类型

3.掌握创新的定义和内涵、创新的主要动力、创新管理决策和创新领导

第十六章   组织创新

【考试内容】

1.组织变革与创新

2.组织结构创新

3.创新与学习型组织

【考试要求】

1.了解勒温的组织变革理论、不同组织结构创新的历史背景

2、理解制度结构创新、层级结构创新、文化结构创新的过程和结果;理解知识与组织之间的关系、组织学习和组织修炼的基本观点

3.掌握组织变革的四条路径,变革过程的障碍以及克服障碍的方法;掌握知识创新的模式和过程




小学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考试课程:《小学教育专业综合》(总分:150分)

考核目标

主要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教育学的一般原理,掌握教育学的基知识、基本规律、主要理论观点基本原则与方法;考查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基本理论知识,加强分析并能有效解决小学教育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三、参考教材

《教育学原理》马工程重点教材,《教育学原理》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出版。ISBN:9787040509380

四、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内容

绪论 教育学及其发展

【考试内容】

1)教育学及其研究对象

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4)学习和研究教育学的指导思想

【考试要求】

理解并掌握教育学的概念明确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了解教育学基础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教育学产生与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

第一章 教育及其本质

【考试内容】

1)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2)教育的基本内涵

3)教育的要素与形态

【考试要求】

了解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历程;掌握教育的基本内涵,理解教育的概念与本质;了解教育的要素与形态,把握当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考试内容】

(1)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2)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3)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考试要求】

理解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包括生产力、政治、人口和文化对教育的影响掌握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了解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考试内容】

(1)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2)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

(3)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条件

【考试要求】

理解人的身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理解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关系;理解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条件。

第四章   教育目的

【考试内容】

(1)教育目的概述

(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我国的教育目的

(4)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

【考试要求】

理解教育目的,了解教育目的的社会基础;理解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掌握我国的

教育目的;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理解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第五章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

【考试内容】

(1)德育的内涵、目标、内容

(2)智育的内涵、目标、内容

(3)体育的内涵、目标、内容

(4)美育的内涵、目标、内容

(5)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目标、内容

【考试要求】

理解德育的内涵和意义、目标和内容; 掌握智育的内涵和意义、目标和内容;了解体育的内涵和意义目标和内容;了解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和意义目标和内容。

第六章   学校教育制度

【考试内容】

(1)学校的形成与发展

(2)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3)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

【考试要求】

解学校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掌握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掌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掌握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状况与趋势

第七章   课程

【考试内容】

(1)课程概述

(2)课程开发

(3)课程改革

【考试要求】

了解课程的概念与类型;掌握课程开发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了解课程改革的趋势

第八章 教学

【考试内容】

(1)教学概述

(2)教学理论与规律

(3)教学实施

(4)中小学教学改革

【考试要求】

掌握教学的基本内涵、主要作用和基本任务;了解教学理论与规律;掌握学实施的内涵;掌握中小学教学改革的趋势。

第九章 教师与学生

【考试内容】

1师。

(2)班主任。

(3)学生。

【考试要求】

理解教师职业与角色、权利与义务、专业发展、师生关系;理解班主任的相关知识;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学生观、学生的权利义务、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第十章 教育科学研究

【考试内容】

(1)教师与教育科研

(2)教育科研过程

(3)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理解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意义、类型和导向解教育科研过程了解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课程:《学前教育专业综合》(总分150分)

二、考核目标

考核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关于学前教育的一般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及主要理论观点实施原则重要教育政策。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三、参考教材

《学前教育第2虞永平 王春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5585312022出版

、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内容

第一章 学前教育学导论

【考试内容】

1.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2.学前教育的特点

3.学前教育的内容

4.中国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

5.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夸美纽斯、洛克、裴斯泰洛齐等教育家、思想家的学前教育思想。

6.卢梭的学前教育思想,精神分析学派和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学前教育理论。

7.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体系、杜威的学前教育思想、行为主义学派和认知发展学派的学前教育理论。

【考试要求】

1.理解学前教育的特点。

2.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的关系及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3.明确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4.了解世界及中国幼儿教育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产生的历史背景;了解世界幼儿教育的发展的原因

5.理解有关重大事件及相关幼儿教育家的学说

6.掌握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

7.掌握蒙台梭利、杜威、卢梭等主要的学前教育思想

8.掌握中国教育家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

第二章 学前教育学的基础

【考试内容】     

1.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2.社会发展各要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考试要求】

1.掌握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2.理解社会发展各要素与学前教育的关系。

第三章 学前儿童与教师

【考试内容】     

1.儿童观的内涵、形态,儿童观的演变,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2.幼儿园教师角色、专业化的内涵以及专业发展的过程和阶段。

3.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优质师幼关系的培育策略

【考试要求】

1.认识儿童观的内涵、形态,儿童观的演变,掌握科学儿童观的基本内涵。

2.了解幼儿园教师角色的演变,掌握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的内涵、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与能力。

3.掌握优质师幼关系的特征、优质师幼关系的培育策略。

第四章 学前教育的目标

【考试内容】     

1.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区别,我国学前教育目标含义

2.学前教育目标的层次,常见学前教育目标分类、学前教育目标的功能和制定依据

3.不同历史时期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演变,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考试要求】

1.了解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的区别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的含义

2.知道学前教育目标的层次,了解常见学前教育目标分类、学前教育目标的功能和制定依据

3.知道不同历史时期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演变,理解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特点。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教育

【考试内容】                 

1.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以及德育的实施。

2.学前儿童智能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和多元智能理论,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以及培养智能的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

3.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任务与内容,学前儿童体育的特点、指导原则。

4.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以及培养美感的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

5.学前儿童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劳动教育对学前儿童个体全面发展的意义,学前儿童劳动教育的内容、实施原则。

【考试要求】

1.掌握学前儿童道德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以及德育的实施。

2.了解学前儿童智能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和多元智能理论;掌握学前儿童智育的内容,以及培养智能的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

3.知道学前儿童身体发育特点;理解学前儿童体育的目标、任务与内容;掌握学前儿童体育的特点、指导原则。

4.掌握学前儿童美感发展的特点,以及培养美感的途径和应注意的问题。

5.理解学前儿童劳动教育的内涵、目标;理解劳动教育对学前儿童个体全面发展的意义;掌握学前儿童劳动教育的内容、实施原则。

第六章   幼儿园课程

【考试内容】                 

1.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2.幼儿园课程活动的设计目标、内容、组织实施、评价

【考试要求】

1.了解课程的一般含义;了解幼儿园课程设置的过程

2.理解我国目前幼儿园课程活动的设计实施过程与方法

3.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第七章 学前教育活动

【考试内容】

1.学前教育活动的含义,基本要素、类型、特点

2.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本质、基本环节、原则,以及不同类型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规范

3.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意义及原则,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要素和方法

【考试要求】

1.理解学前教育活动的含义,基本要素、类型、特点

2.理解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本质、基本环节、原则,以及不同类型学前教育活动设计的基本规范

3.理解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意义及原则,掌握学前教育活动评价的要素和方法

第八章 学前儿童游戏

【考试内容】

1.游戏的含义及国内外有关游戏内涵的研究

2.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3.幼儿游戏的组织及指导原则

4.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评价

【考试要求】

1.了解游戏的含义及游戏的教育意义;了解国外有关游戏内涵的研究

2.掌握幼儿游戏的特点与作用

3.掌握幼儿园各类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并掌握其指导方法

第九章 幼儿园环境

【考试内容】

1.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分类。

2.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幼儿园室内、户外环境创设的要求。

3.心理环境的重要性、主要内容。

【考试要求】

1.理解幼儿园环境的重要性、分类。

2.知道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原则,掌握幼儿园室内、户外环境创设的要求。

3.理解心理环境的重要性、主要内容。

第十章 学前教育衔接

【考试内容】                 

1.家园合作的基本方法、家园合作的内容和途径

2.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差异与衔接

3.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考试要求】

1.了解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2.理解学前机构幼小衔接工作的意义

3.掌握家园合作的途径、方法及与家长沟通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说明:本章为教材外增补内容,在考试范围。

【考试内容】                 

1.《幼儿园工作规程》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39号,2016年1月5日发布。

其中,重点关注:总则、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幼儿园的教育。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通知,教基〔2001〕20号。

其中,重点关注: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

3.《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通知,教基二〔2012〕4号。其中重点内容:

健康(1)身心状况(2)动作发展(3)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语言1)听与说(2)阅读和书写准备

社会(1)人际交往(2)社会适应

科学(1)科学探究(2)数学认知

艺术(1)感受与欣赏(2)表现与创造

4.《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通知,教基〔2022〕1号。

其中,重点关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的评估内容、评估方式。

【考试要求】

1.理解掌握《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的总则、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幼儿园的教育等内容。

2.理解掌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等内容。

3.理解掌握《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3-6岁儿童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的教育目标。

4.理解掌握《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的评估原则、评估内容、评估方式。

法学专业专升本考试大纲


一、考试课程:民法学-总则编》(总分150分)

二、考核目标

民法学-总则编》是民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必修课程。 通过《民法学-总则编》课程的考核,一是检验学生对民法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掌握的正确程度和熟练程度;二是检验学生运用所学的民法基本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教材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民法学》编写组:《民法学》(第二版)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8月第2版

四、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内容

第一章 民法的基本原理

【考核内容】

1.民法的概念及民法的调整对象

2.民法的基本原则

3.民事法律关系

4.民法的渊源

5.民法的适用

【考核要求】

1.掌握民法的含义及掌握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

2.熟练掌握我国民法总则规定的基本原则

3.掌握民法民事法律关系概念、特征及要素

4.熟练掌握我国民法总则规定的基本原则

5. 掌握民法的渊源及适用

第二章 民事主体

【考核内容】

1.自然人

2.法人

3.非法人组织

【考核要求】

1.掌握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2.掌握监护的概念、目的和意义、掌握监护人的职责、监护关系的终止

3.掌握宣告失踪、宣告死亡

4.掌握法人的能力、住所、机关及终止

5.掌握非法人组织概念、特征、分类及终止

第三章 民事权利

【考核内容】

1.民事权利概述

2.民事权利变动

3.民事权利行使

4.民事权利救济

【考核要求】

1.掌握民事权利概念、特点、分类及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

2.掌握权利的取得及变更和消灭

3.掌握民事权利行使的概念及准则

4.掌握民事权利救济的意义及方式

第四章   民事法律行为

【考核内容】

1.民事法律行为概述

2.意思表示

3.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

4.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5.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瑕疵

【考核要求】

1.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类型

2.掌握意思表示的类型、效果及解释

3.掌握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条件及生效条件

4.掌握无效的民事行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可撤销民事行为的种类,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种类,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或被撤销后的后果)

掌握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对条件和期限的要求  

第五章   代理

【考核内容】

1.代理的概念和特征

2.代理的分类

3.代理行为

4.代理权的发生

5.无权代理

6.表见代理

【考核要求】

1.掌握代理的概念、特征和代理的适用范围

2.了解代理与类似概念的区别

3.掌握代理行为的范围、成立要件、生效要件

4.掌握代理权发生的原因、代理权的限制

5.掌握无权代理的发生原因、效力

6.掌握表见代理的要件

第六章   民事责任

【考核内容】

1.民事责任概述

2.民事责任免责事由

3.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民事责任

【考核要求】

1.掌握民事责任概念、特征、分类及承担方式

2.掌握不可抗力、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及自愿救助的法律适用

3.掌握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民事责任成立条件

4.掌握侵害英雄烈士等人格利益请求权行使  

第七章   诉讼时效与期间

【考核内容】

1.时效制度的概念、功能、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的异同  

2.除斥期间

3.诉讼时效的效力

4.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考核要求】

1.掌握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的异同

2.掌握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3.掌握诉讼时效的效力

4.掌握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考试大纲


一、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综合》(总分为 150分)

二、考核目标

主要考察学生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掌握国际贸易的主要理论学说,熟悉国际贸易的相关政策措施,加深对国际贸易现象的认识和理解。全面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国际贸易准备阶段的工作、交易磋商与合同订立、合同条款、合同的履行和合同的善后处理。

三、参考教材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陈岩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年1月第3版。

四、考试方式

考核方式:考试

考试类型:闭卷

五、考试时长:120分钟

六、考试内容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考试内容】

1.国际贸易的概念

2.国际贸易的分类

3.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考试要求】

1.掌握国际贸易中常用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分类;

2.了解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章   国际贸易基本理论与政策

【考试内容】

1.国际贸易理论

2.古典贸易理论

3.新古典贸易理论

4.新新贸易理论

5.贸易保护理论

【考试要求】

1.掌握有关的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和当代国际贸易理论;

2.了解古典的、现代的和当代的国际贸易理论之间的关系;

3.具备用国际贸易理论去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

第三章   国际贸易政策

【考试内容】

1.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2.保护贸易政策

3.自由贸易政策

【考试要求】

1.理解国际贸易政策的含义和类型;

2.掌握保护贸易政策以及自由贸易政策的主要观点和政策主张。

第四章   国际贸易措施

【考试内容】

1.关税措施

2.非关税措施

3.鼓励进出口措施

4.非关税措施的含义以及特点

5.非关税措施的种类

【考试要求】

1.掌握各国征收关税的意义与作用,关税的概念和分类;

2.了解征收关税的方法;

3.了解与掌握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与作用;

4.理解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与内容,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第五章   公平贸易救济措施

【考试内容】

1.倾销与反倾销

2.补贴与反补贴

3.特保措施

【考试要求】

1.了解不公平贸易救济措施的主要手段

2.掌握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概念、形式与效应

3.了解国际及我国不公平贸易救济措施的最新进展

4.掌握不公平贸易救济措施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应对策略

第六章   GATT与WTO

【考试内容】

1.GATT

2.WTO

3.多哈回合

4.贸易规则重构

【考试要求】

1.了解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及其与关贸总协定的关系;

2.掌握关贸总协定协定以及八轮多边贸易谈判的成果;

3.掌握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和基本原则;

4.了解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权利和义务;

5.熟悉世界贸易组织的多哈回合谈判;

6.了解中国入世后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入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七章   国际贸易术语

【考试内容】

1.贸易术语的概念、性质、作用以及相关国际贸易惯例

2.掌握 2020 通则中核心贸易术语(FOB、CFR、CIF、DPU、DAP、DDP)的含义及各种贸易术语的运用

【考试要求】

1.了解贸易术语的概念、性质、作用以及相关国际贸易惯例;

2.掌握2020通则中贸易术语的含义及各种贸易术语的运用。

第八章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

【考试内容】

1.交易磋商

2.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

【考试要求】

1.了解国际贸易合同的磋商的过程;

2.掌握发盘、接受与合同成立的条件;

3.掌握合同的主要内容与格式。

第九章   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

【考试内容】

1.品名条款

2.品质条款

3.数量条款

4.包装条款

【考试要求】

1.了解品名、品质、数量、包装等相关条款违约的后果;

2.掌握品质、数量、包装等的表示方法,以及订立相关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章   国际货物运输

【考试内容】

1.班轮运输的特点

2.班轮运费的计算

3.海运提单的作用以及分类

4.合同中装运条款

【考试要求】

1.了解有关国际货物运输班轮运输的基本知识;

2.掌握班轮运费的计算,合同中装运条款的规定,货物运输单据下的海运提单。

第十一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考试内容】

1.保险的基本原则

2.海上货物运输的风险与损失

3.中国海上货物运输保险

4.保险费的计算

5.保险条款

【考试要求】

1.了解并掌握有关国际货物运输保险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合同中保险条款的规定,保险费的计算。

第十二章   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考试内容】

1.作价方法和价格条款

2.佣金的含义以及佣金的计算

3.三种贸易术语的对外报价核算

4.对外贸易效益成本核算

【考试要求】

1.了解国际贸易中商品价格确定的基本知识;

2.掌握价格换算及成本核算,恰当订立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第十三章   国际货款的收付

【考试内容】

1.汇票的含义、分类和使用流程

2.汇付的分类以及流程

3.托收的分类以及流程

4.信用证的特征以及使用流程

【考试要求】

1.了解并掌握支付工具(汇票、本票和支票)的基本知识;

2.掌握各种支付方式的含义、特点,主要分类,能订立恰当的合同支付条款。   

第十四章   商检、索赔、不可抗力和仲裁

【考试内容】

1.商检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商检条款的规定

2.违约的形式与索赔对象

3.不可抗力事件的处理及注意事项

4.仲裁协议的作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并掌握合同中检验条款的一般内容、检验时间和地点;

2.掌握合同中的索赔、不可抗力以及仲裁条款的规定方法。

第十五章   贸易方式

【考试内容】

1.经销与代理

2.寄售与展卖

3.招投标

4.期货交易

5.对销贸易

6.加工贸易

7.跨境电商

【考试要求】

1.了解国际贸易方式的多种形成;

2.掌握不同国际贸易方式的特点,熟悉掌握各种国际贸易方式在具体交易中的基本操作。








阅读31
分享